在今天的山东,一股奔流的金融之力,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。
从莱芜田间地头的姜蒜飘香,到东营碧海深处的“国之重器”;从商河纺织车间的“数字化出海”,到长清压力容器产业的转型升级——
以创新为犁,以服务为种,齐鲁银行深耕区域经济沃土,为千行百业注入澎湃的金融动能。这家扎根山东的本土银行,正以“一县多品”的精准策略和“全生命周期”的陪伴理念,书写着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生动篇章。
深耕沃土:特色金融浇灌乡村振兴“希望田”
在被誉为“中国生姜之乡”的莱芜,空气中弥漫着新蒜初种的清香与生姜丰收的辛辣。在这片孕育着20万亩生姜、年产量50万吨的土地上,农户们曾长期因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作为担保方式,而面临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的困境。
为了让当地的姜蒜产业不再受制于融资困境,齐鲁银行莱芜支行精准把脉产业痛点,创新推出拳头产品“姜蒜贷”,一举破解难题。
该产品创造性嵌入济南市融担、支小支农担保、山东省农担等专业国资背景担保机构,彻底解决农户担保难题;配套落实贴息贴保政策,将综合资金成本压缩至3%以内。
同时,“线上授信、快速审批”的“农户E贷”“农耕贷”“蔬菜贷”等产品的同步推出,更如及时雨般满足种植周期中的资金需求。截至2025年3月末,莱芜支行累计发放“姜蒜贷”贷款近亿元,显著提高了农户种植姜蒜的积极性。
齐鲁银行的金融“活水”更延伸至产业链上游:该行为莱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定制“泉信链+姜蒜贷”方案,不仅向其发放5900万元贷款,更联动支持上游种植户1000万元流动资金,构建起“多维度的融资服务”生态。
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